第一节 桥梁施工监控的定义
桥梁监控是新桥施工过程中,按照实际施工工况,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线型进行量测,经过误差分析,继而修正调整以尽可能达到设计目标。桥梁监控,也称桥梁施工监控或桥梁施工控制。在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和连续刚构桥的平衡悬臂浇筑施工中,其后一块件是通过预应力筋及砼与前一块件相接而成,因此,每一施工阶段都是密切相关的。为使结构达到或接近设计的几何线形和受力状态,施工各阶段需对结构的几何位置和受力状态进行监测,根据测试值对下一阶段控制变量进行预测和制定调整方案,实现对结构施工控制。由于建桥材料的特性、施工误差等是随机变化的,因而施工条件不可能是理想状态。因此,决定上部结构每一待浇块件的预拱度具有头等的重要性。
虽然可采用各种施工计算方法算出各施工阶段的预抛高值、位移值、挠度,但当按这些理论值进行施工时,结构的实际变形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这主要是由于设计时所采用的诸如材料的弹性模量、构件自重、砼的收缩徐变系数、施工临时荷载的条件等设计参数,与实际工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参数不完全一致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施工中的立模误差、测量误差、观测误差、悬拼梁段的预制误差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这种偏差随着悬臂的不断加伸,逐渐累积,如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主梁标高最终将显著地偏离设计目标,造成合龙困难,并影响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所以,桥梁施工监控就是一个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
其最基本的目的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保证结构的外形和内力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节 桥梁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桥梁施工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桥理想状态确定,理想施工状态确定和施工适时控制分析。
成桥理想状态是指在恒载作用下,结构达到设计线形和理想受力状态;施工理想状态以成桥理想状态为初始条件,按实际施工相逆的步骤,逐步拆去每一个施工项对结构的影响,从而确定结构在施工各阶段的状态参数(轴线高程和应力),一般由倒退分析法确定;施工适时控制是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理想状态,按一定的准则调整,通过对影响结构变形和内力主要设计参数的识别进行修正,使结构性能、内力达到目标状态。
在建立了正确的模型和性能指标之后,就要依据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结合桥梁结构的结构状态、施工工况、施工荷载、二期恒载、活载等,输入前进分析系统中,从前进分析系统中可获得结构按施工阶段进行的每阶段的内力和挠度及最终成桥状态的内力和挠度。接着,假设成桥时为理想状态,对桥梁结构进行倒拆,利用前进分析所得的数据,可获得使桥梁结构最终为理想状态的各阶段的预抛高值,得出各施工阶段的立模标高以及砼浇筑前、砼浇筑后、钢筋张拉前、钢筋张拉后的预计标高。然后通过卡尔曼滤波器,预告出各阶段的实际状态值,再由最后的最优控制,结合实际观测值,得出最优调整方案,最终完成整个控制过程。以上这三大系统均由计算机完成。
简单介绍桥梁监控中用到的前进分析、倒退分析和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