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6日讯 下个月即将迎来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武汉已入汛,属于危大工程的全市建筑工地基坑施工安全吗?
据了解,武汉市城建局正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层层压实项目参建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该局依托基坑信息化调度平台,对全市房屋市政在建基坑实施信息化管理和视频监控,组织对深基坑施工现场按图施工情况及变形观测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和设备物资,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切实强化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控。
5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部分房建、市政工地,现场探访运用信息化、标准化监测、防护手段,筑牢安全防线。
自动化监测系统确保深基坑安全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汉阳区梅林四街的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住院综合楼工程项目。一墙之隔,那边中医医院运转如常,这边工地施工繁忙有序。
该工程为一栋集门诊、住院、医技等功能为一体的住院综合楼,地上20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650张。项目基坑深度14.7—16米,据了解,目前主楼区域转入地上结构施工,地下室区域正在进行负二层结构施工。
记者看到,项目四周被院区及居民区环绕,场地狭小,施工方却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基坑边坡为混凝土挡墙,基坑四周设置了明黄醒目的定型化防护网片,下基坑通道不是普通脚手架,而是定型化梯笼,材料区、施工区、加工区、办公区……规规整整,井井有条。
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住院综合楼工程工地围墙设置自动喷淋系统,扬尘监测仪器一旦报警,喷淋便自动开启。彭海洋供图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住院综合楼项目技术总工付明科介绍,混凝土挡墙和定型化设施成本不低,但工地需要在这些细节上投入,“我们项目场地小,横平竖直的部署设计能为我们争取空间,材料堆场和施工通道都设计在栈桥板上,水电管路沿挡墙通过桥架敷设,既美观又安全,工人作业没有后顾之忧”。
工地和左侧原院区一墙之隔,基坑边坡硬化,为狭小的施工场地辟出一条通道,并设置安全教育文化长廊(从左至右为安全总监彭海洋、项目负责人曾昭胜、技术总工付明科)。记者王慧纯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坑安全生产方面,该项目是中建三局新技术的“试验田”。作为深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试点运行项目,除第三方定期监测外,还邀请5家单位在这里安装了深基坑相关监测设备,全方位对土体位移、建筑物沉降、支撑内力、土压力、基坑内/外水位、周围建筑物裂缝及倾斜等指标进行监测。系统可通过数据实时监测进行分析或预警,做到防微杜渐、确保基坑安全。“基坑建设期间我的手机装了监测软件,监测数据能够实时推送到APP,随时知晓基坑的情况,让人很安心。”项目安全总监彭海洋说,深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择优录用、运行成熟后,将在中建三局工地上全面推广。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该项目负责人曾昭胜表示,应对汛期来临,基坑防护安全也做得过硬,在施工区域设置了4处永临结合自动集水井,“一般来说,很多地方都是修临时集水井,一旦下雨,哪里有水就挖个井排水,基坑回填就埋掉了。我们做的是规范的混凝土集水井,现场储水并排水,未来可以永久使用,对于工程质量是个保障”。
“加强版”隧道基坑支撑为汛期施工“保驾护航”
25日,记者在由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长江新城谌家矶大道(解放大道—三环线)工程现场看到,位于长江二级阶地的隧道控制性工程正在有序施工,已完成底板浇筑270米。
长江新城谌家矶大道(解放大道—三环线)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加强版”。记者龚萍 摄
项目安全总监董南介绍,进入汛期后,项目配足资源,优化方案,合理调整安排深基坑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内支撑架设等各道工序,最大限度减少汛期对施工干扰,保障汛期基坑施工安全。
记者在现场见到,该段隧道为叠层矩形框架结构,最大开挖深度达22.9米,目前已经完成23米的中板浇筑,各作业面按照由下向上的流水作业有序开展施工。浇筑底板、中板的区域,结实的混凝土支撑、钢支撑将隧道基坑两侧稳稳“撑住”,侧壁也未见渗水的情形,工人们在基坑下方绑扎钢筋,准备下一步的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
董南介绍,进入汛期,基坑安全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采用专人专岗现场管理,有记录可查;开挖期间全程智慧系统“监测”,通过预埋在支护结构及基坑周边的监测点,精准监控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信息,及时掌握基坑的“微小变化”;此外,由于紧邻长江大堤,最近处216米,隧道基坑内采用两道混凝土支撑加两道钢支撑的形式,堪称标准地铁车站支护结构(一道混凝土支撑加三道钢支撑)的“加强版”,令深基坑的受力更加稳固。
据悉,该项目委托专业防洪勘测设计单位编制工程度汛应急预案,计划开展防汛应急演练,为汛期施工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记者王慧纯 龚萍 通讯员廉新斌 孙加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