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气候异常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各种潜在的、动态的、难以预料的致灾因素日益增多。及时预警、提前转移,是防御灾害的有效办法。但因灾害预警机制存在薄弱环节,预警信息直达“最后一公里”落地难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灾害预警有效性大打折扣,进而出现未预警,或预警不及时、不到位;预警信息不准确;预警落实不到位;泄洪预警“随意”等四类典型问题。本文通过剖析背后深层次原因,以期在完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基层执行闭环管理等方面给有关单位以启示和参考。中交路桥科技为大家总结灾害预警机制的四类常见问题是什么?
自然灾害备受社会关注,预警、救援、转移等应急处置工作是对有关单位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考验。若受灾情况不断加大,并出现人员伤亡时,网民担忧等情绪加剧,容易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官方的应急处置相关联,引发对官方处置能力的质疑。复盘过往案例,可总结以下几类典型问题:
1. 未预警,或预警不及时、不到位
预警是在和灾难赛跑、和时间赛跑、和死神赛跑,重要性不言而喻。预警及时、到位,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甚至是挽回很多生命。近年来,在多起极端天气事件中均暴露出预警机制存在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政府公信力。如洪水预警不及时;极端天气预警多样性有待加强、预警信息太书面化;未能针对性传达核心内容;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单一等。
精准预警是应对灾害的重要前提,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越需准确预判、科学预防,让防灾救灾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于相关单位来说,拓展预警覆盖面、更为直观描述致灾可能性,从而提高预警的警示性,需要不断探索与持续努力。
2. 预警信息不准确
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的灾害预警,直接关系社会安全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若预警信息发布不准确,极易造成敏感舆情。自动处理系统技术故障导致地震预警误报,引发民众恐慌,同时暴露出机器预警的人工管理风险。对于灾害预警系统而言,能否及时察觉漏洞,一旦误报是否有相应的应对预案。各地相关单位应检视自身,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预警系统本身的安全也是安全体系的一部分。
针对暴雨预警偏差,适度的调侃与打趣无妨,但不该用轻佻的段子与嘲讽消解防汛减灾的严肃性。在暴雨可能到来的情况下,及时发布高级别预警,提醒人们要注意的事项、发布避险指南,绝非多余,而是灾害防范维度的“安全冗余设计”。安全无小事,这比暴雨来了预警和防范措施没跟上要好得多,而提前预防也永远比事后修复重要。
3. 预警落实不到位
预警发出后,只有在后续环节中确保“收得到”“用得上”,才能将预警转化为“防抗救”实际行动,强化主动、互动、联动机制,在面对灾害时牢牢把握“主动权”。
面对无视潜在风险,有预警但未强制转移、有预警但未应转尽转、拒绝转移或转移后又偷偷回家、未启动与预警相匹配的应急响应、对预警信息置若罔闻等现象和问题,不仅加大了遭受危险和伤害的可能性,更加大了应急响应的工作难度和成本。对此类情形如何快速有效处置,是有关部门持续探讨、努力学习的课题。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焦点,不是灾害本身的“N年一遇”,而是人在灾害前的际遇,是生命如何被保障。重大灾害面前,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本生活秩序与尊严,才是根本。
4. 泄洪预警“随意”
近年来,上游水库随意泄洪,不顾后果导致重大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事故,已变得屡见不鲜。纵观近年发生的水库泄洪事件,有着共性特点:一是随意性强。泄洪是对系统的全面而严峻的考验,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利益博弈问题。深入调查评估后,才能做出泄洪决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文大数据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一些中小型水库放水泄洪,仍凭经验判断。二是预警性不够。从一些相关的新闻看,要么事前不通知,要么仅提前短短几个小时通知。三是缺乏责任追究与赔偿机制,无法弥补群众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要避免任性泄洪事件,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或出台清晰的实施细则,建立科学预警机制。《水利学报》主编、防洪专家程晓陶指出,如今水库紧急泄洪的风险实际比过去更高。许多水库功能转以城市供水为主,汛限水位调整提高,发生应急泄洪的概率随之增大,应特别注意水库紧急泄洪预警系统的建立健全。另一方面,要建立问责机制。对于不当泄洪失职渎职的责任人员依法严厉问责;此外,还要针对不当泄洪给公众造成财产损失,建立合理的赔偿机制,通过综合施策,倒逼各责任链条,绷紧安全弦。
中交路桥科技依托勘察、检测(含特检)、设计等传统行业能力,可提供“检、诊、修、应”的全生命周期综合一体化服务,推动城市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提升城市安全运行风险隐患发现、防范、化解、管控的智能化水平,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迈向智慧城市的新时代征程中,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将始终坚守安全底线,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安全运行综合服务平台,为城市的平稳运行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