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科技是专业从事公路铁路市政行业工程的检测、监测、勘察与测绘、设计、数字智能化的研发机构。业务咨询:17736920826
新闻资讯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及案例
更新时间:2021-04-10 17:51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在地下水发育区,对围岩软弱、破碎的隧道进行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超前地质质探测预报措施,提前预知前方围岩地质情况,根据所测地质情况预测判断否具有突泥、涌水

的可能,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若超前探测有突泥、涌水的可能,现场应采取果断施工技

术措施,防止突泥、涌水的发生。

1.做好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

(1)根据隧道工程的要求,按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监测方案的内容,及时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合理选择监测断面,适时埋设测点并采集数据。每日量测数据当天进行整理和分析;配备充足的仪器、设备,并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能正常工作;要求监测人员每日对监测数据及时输入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备份,防止因数据丢失造成的报告不及时。

(2)由于岩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隧道周边存在的隐伏岩溶高承压水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因此,岩溶隧道施工中需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周边岩溶探查等施工地质工作,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富水、岩溶隧道的施工工序管理范畴中。

(3)地质预报可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对围岩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2.隧道遇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

(1)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充填型溶洞等富水岩溶地段时,应采取注浆预加固堵水等措施,以有效地改善隧道周边既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用长管棚等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特别应注意注浆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只有注浆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时,才允许开挖。

(2)当隧道穿越地段虽地下水发育,但水压不高、围岩自稳能力较好时,可采用先开挖、后注浆的方式,以加快施工进度。

3.隧道防、排水措施

(1)地下水发育的岩溶隧道,当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原则可能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环境遭到破坏时,应采取“以堵为丰、限量排放”的设计原则。

(2)隧道结构应设有完备的防、排水系统,同时应尽可能地维持原有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时,应采取工程措施(导流洞等)予以修复。

(3)根据两端线路坡度情况,采用较大的纵坡,并结合其内轮廓采用较大尺寸的水沟,以避免水淹道床,提高隧道工程运营质量。

(4)辅助坑道的作用

对于控制工期的长大岩溶隧道,宜优先考虑设置贯通的平行导坑,其主要作用如下:

(1)发挥其超前地质探洞的作用,为正洞施工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预报,规避施工风险,保障施工安全。

(2)可以超前正洞开辟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

(3)有利于施工通风和排水,改善掌子面的工作条件。

(4)有利于施工及运营期间的逃生及救援。

隧道涌水事故实例

(1)大柱山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三高四活跃”的特点,存在断层破碎带6(总长1200m,其中水寨断层640m)、岩溶及岩溶水、暗河、溶洞等岩溶形态、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和软岩大变形、放射性(区段长1600m)、高地热(39)等不良地质现象(3 -3)。施工中突水、突泥和围岩失稳等地质灾害多发,在强岩溶水以及部分断层带(尤其是有夹泥破碎带的正断层),产生较大规模的突水、突泥段( 3210m,最大涌水量为120000m3/d)(2) 200912月,龙厦铁路象山隧道掌子面及后方初期支护出现开裂、掉块现象,并发展为塌方、涌水,坍塌约600m3,涌水量达200m3/h,并且涌水量持续加大,从而引起隧道上方的象山村、新祠村等地地表出现局部沉降,部分房屋开裂,累计最大沉降量达350mm,最大沉降速率达5.2mm/h。此次隧道涌水造成165688名群众和两个工业厂区580多名员工受灾。

上一篇:
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岩溶引发的灾害形式
下一篇:
公路桥梁隧道检测参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