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科技是从事工程检测监测、城市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价、数字智能化研发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集团企业。
新闻资讯
桥梁病害主观因素分析
更新时间:2021-04-10 17:51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设计层面问题

(1)设计粗糙。有些石拱桥设计图纸相当简单。有些拱桥设计图纸中拱桥的四个控制高程、拱轴系数、地基承载力要求、施工加载程序、拱架卸架要求等均未提及,设计说明也非常简单。

(2)误套标准图。现行的两套石拱桥标准图,主要适用于桥宽为净-7和净-9,设计荷载为汽-10、汽-15、汽-20的石拱桥。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桥面宽度、荷载等级也相应增大,尤其是汽一超20级或公路Ⅱ级,目前的标准图和设计手册中都没有给出拱圈厚度的近似计算公式。设计能力较差的单位参照标准图拟定一个高度,又未做强度和稳定性验算,给桥梁结构和安全埋下隐患。如有些石拱桥,跨度不大,但桥面很宽,甚至比桥跨还大,若不加思考地套用标准图的几何尺寸和构造,将主拱圈宽度做成设计桥宽,忽略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就有可能会在拱圈中产生纵向裂缝。

(3)拱轴系数选择不当。众所周知,拱轴系数是拱桥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不同的拱轴系数,对拱圈截面的内力分布和应力调整是不同的,不加验算的选取一个拱轴系数,势必会造成设计缺陷。

(4)构造处理不当。尤其是高墩台构造的处理不当。桥上部构造比较简单,除了汽一超 20级外,基本上可以套用标准图设计,而下部构造与地质、地形、水文等有关,若设计时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施工过程和运营阶段桥梁结构开裂、变形。

(5)未作地质钻探或钻探深度不够。石拱桥对地质要求较高,因此只修建在地质较好的地区。然而,有时为节省造价,常常省略地质钻探这一重要环节。有些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但钻探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这在工程建设中并不少见。

施工层面问题

(1)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由于思想上的轻视,认为石拱桥施工简单,因此,常由当地施工单位来建设,也有个别较强实力的施工企业中标,但仅派几个一般技术人员来管理,具体由当地的建筑企业或民工来施工,削弱了施工技术力量。

(2)没有按加载程序施工。拱桥对施工加载程序的要求很高,对不同跨径的拱桥,其加载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有些石拱桥施工时,没有按照加载程序施工。

(3)砌筑质量差,施工质量不稳定。石拱桥是通过砌筑拱石而成的桥梁,因此,砌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拱桥的安全使用。目前,石拱桥施工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砌筑用砂浆强度偏低。砂浆强度直接关系到拱圈地承载能力和拱圈变形,有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少放水泥多放砂子等方式降低了砂浆的强度,一旦遇到洪水浸泡,砂浆很容易松软而掉落。

②砂浆强度不稳定。因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拌制的砂浆强度忽高忽低,砂浆强度的离散性大。

(4)砂浆缝不饱满。从加固过几座石拱桥发现拱石之间的砂浆非常不饱满,有些拱石之间的砂浆已全部脱落。

(5)拱石没有认真修正。《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对拱石修正提出了明确规定。施工单位为了图方便,稍作修正后就安砌,或干脆用砂浆来调平,影响了拱桥质量。

(6)拱石之间不错缝。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对砌筑的拱石进行错缝。

(7)基础和桥台施工不当。基础是桥梁结构的奠基物,承担着将桥梁自重和车辆荷载传递给地基的重任,基础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若将基础埋置在承载能力低的岩土上,将给石拱桥埋下了难以弥补的隐患。石拱桥由于自身重量大,由此产生的水平推力也大,因此,桥台尺寸往往较大。有些山区石拱桥不仅桥台长,而且高,如果不按照分层砌筑、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很容易造成桥台竖向开裂。高桥台还应遵循均衡对称的原则,一方面应与拱圈砌筑(甚至还与拱上建筑砌筑)相一致,另一方面还要与锥坡回填相协调,确保桥台受力基本一致,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桥台开裂。

中交路桥工程检测主要检测业务:钢结构检测桥梁检测隧道检测

上一篇:
大桥桥梁检测(病害现象、成因分析、加固工程、评估)案例
下一篇:
桥梁参数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