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为以下四级:
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
B级:存在中、小型突水突泥隐患的地段,物探有较大异常的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不同地质灾害的预报方式可采用:
1级预报可用于A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陆地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超前水平钻探法等进行综合预报。
2级预报可用于B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超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必要时进行超前水平钻孔。
3级预报可用于C级地质灾害。以地质调查法为主。对重要地质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宜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超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
4级预报可用于D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调查法。
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施工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应贯穿施工的全过程。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
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形、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应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2.当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3.当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4.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应根据控制基准建立预警机制,可按表1B414022-3实行分级管理。
位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提出预警并分级管理。
(1)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实行I级管理;
(2)地表出现开裂、坍塌,实行I级管理;
(3)渗水压力或水流量突然增大,实行II级管理;
(4)水体颜色或悬着物发生变化,实行II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