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松在海州露天煤矿进行边坡测试。
□文/摄赵一诺
李迎松4年前从国外求学回到了哈尔滨,自此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我就是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母校的科研成果以及黑龙江的发展结合起来,无疑回到这里是最好的选择。”李迎松说,“十几年前的求学经历是我一生最美好的邂逅,如今学成回国,自然先要回报母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培养,要为这片养育我十几年的土地尽一份力。”
初遇电磁孜孜不倦刻苦钻研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教师办公室里见到了36岁的李迎松教授,回忆起当年在工厂的情景,李迎松显得特别兴奋:“就是在那里,我和电磁结缘。”
2006年数字电视飞速发展,厂里决定研发数字电视机顶盒。李迎松因其研究领域与之相关,本科一毕业就被委以重任当了技术总工。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他通过对电源和频率合成单元建模仿真,很快得到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并进行电路板制作、器件选择,使其能满足实际设备的需求。在厂工作期间,他开发了多通道频率合成模块和开关电源模块,为该厂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快速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李迎松的专业技能与科研潜力深得厂领导的欣赏,当他提出要继续深造的想法时,领导希望他备考的同时兼顾工作。于是他便开始了艰辛的备考之旅。“早上六时起床去上班,晚上下班继续学习到凌晨2时,日日如此,从未间断。”天道酬勤,终于在2008年,他如愿考入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研究生。
由于工作经验丰富,加之硕士期间孜孜不倦的学习,李迎松很快就顺利发表了一篇SCI论文。但他并未因此沾沾自喜,不久又顺利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届博士创新基金支持,并取得提前攻博的机会。硕士毕业后,李迎松想要学到国外的先进技术,毅然决定到日本深造。“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我学成后会回来工作,为学校和国家做更大的贡献。”李迎松对导师承诺。
学成回国不忘初心回报家乡
2011年,李迎松成功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日本高知工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父母身体也不好,我就把省下来的费用留给父母治病。”回忆起这些李迎松略显低落:“但我没有办法立即回到父母身边,唯有不断努力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这也是我的动力之一。”
异国他乡,求学不易。“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贵人’。”李迎松告诉记者,当时日本的通信信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在攻读博士期间结识了孙霓潼女士,在她的帮助下参观了日本大型太阳能企业,松下、日立以及核电公司,开阔了视野。而在实验室里,严格的滨村先生更是帮他养成了严谨的科研作风。求学期间,李迎松还参与了滨村先生的多个科研项目,完成了系统算法的研究和调试攻关,为系统的正体性能提升做了大量的工作,更为国防和民用通信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在三年的求学中,李迎松不断反省自己知识的不足,并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我要多掌握知识和方法,学到产品的关键技术,早日学成归国。”因此当毕业季到来,滨村先生挽留他作为博士后研究员的时候,他毅然决定回国工作。
注重实践研发灾害预警系统
回国之后,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向李迎松抛出橄榄枝,但他毅然选择了母校,情定哈尔滨。
为进一步开展教学科研,李迎松精心地完成着自己的每一个基地实验。在阜新海州煤矿区,8月的气温常常在40摄氏度左右。火辣辣的太阳下,热感冒、咽喉发炎一并袭来,李迎松整天都在扯着嗓子带领学生们利用设计的边坡雷达对海州露天煤矿边坡进行测试。更让他头疼的是当地一种虫子出奇的厉害,咬得他浑身是包,痛痒难忍。谈起这些,李迎松满脸都是无奈的笑。虽然苦,但他说:“搞科研必然要吃苦,哪怕有一点点成果,再苦再累心也甜。”
2014年,他以人才引进加入了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次年入选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17年入选黑龙江省“龙江科技英才”特别支持计划。同时,哈工程在资金、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他的支持,也成为李迎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采访快要结束时,李迎松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工作的两个重心:“一是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灾害预警系统,打造“中国版”的边坡监测系统,为我国自然灾害监测、泥石流、露天煤矿作业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想推动哈工程乃至黑龙江信息通信学科以及远洋支援和救助的发展。”(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