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一张融合了自然资源、城市建筑物、城市设施、交通等多维度数据的数字“云图”必不可少。
曲面电脑屏幕上,蓝色的长江从中间穿流而过,两岸的建筑物如积木,高低错落。轻滑鼠标,沿江大道附近的礼堂、广场上的雕塑以及公园小径都看得一清二楚,一个真实的武汉就这样展现在眼前。平台工作人员点击一个路牌标识,查看基础属性,屏幕上立即弹出一个表格,就像一本电子户口本。湖泊、道路、房屋、井盖……目前,已有超过2000万的城市实体对象“上了户口”。
这一切源自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目前该平台已经成为武汉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通过汇集全市各部门数据,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让城市管理者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武汉每个角落的实时动态。
在珞狮路立交桥安装传感器
数字“云图”连通数据孤岛
即便是一个井盖“走失”,根据其数字身份证,也能够找到它原来的位置;发生意外灾害时,救援人员可依据“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信息,制定最佳救援方案;城市举办大型活动或赛事时,亦可依托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进行赛事路段的设计选择与安保工作方案制定……截至目前,平台已汇聚城市模型、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城市道路、城市部件、水域河流和一标三实等7大类基础数据,结合集成城市信息模型(CIM)、编码赋码平台和“一标三实”平台,绘成一张武汉数字“云图”。
“这些数据之前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相互之间是不能互联互通的。”相关研发人员表示,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是武汉市拥抱数字时代的新型数字基建项目,通过市级各政府部门共享数据,打破了数据孤岛,形成了完善的数字武汉版图。
据了解,武汉市各政府部门已开始申请调取和使用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上的融合数据,并据此开发数智化应用场景,建设升级系统管理平台,在超大城市治理、城市全生命周期建设运营管理、服务数字经济产业等多方面开展应用验证,多措并举实现优政、利企、便民。
桥隧健康信息随时查看
在江河湖泊密集的武汉,桥梁隧道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目前,全市822座桥隧中,已有812座戴上24小时的“心电监测仪”,可以随时通过武汉市道路桥隧安全监管平台查看到桥隧健康信息。
据介绍,该系统建设以刚度、强度、稳定性、环境四大安全性能为指标,在桥隧上安装了16类前端感知设备,作为“电子员工”24小时在线,实时采集桥隧数据并向后台传输。每辆车经过桥隧时都会产生振动,每次振动数据都被记录在案,一旦数据超出预定范围,系统便会弹出异常警告。
此前,罗家港桥、丁字港1号桥、2号桥、三角港桥等曾陆续出现监测提示,车重过桥应力峰值出现异常,经判断是存在铰缝受损现象。“铰缝开裂是桥梁的通病,我们通过及时维修保障桥梁安全,做到了早发现早防治。”武汉市城市道路桥隧事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这个“智慧桥梁”的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其基础数据就来自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通过融合建设、交通、长江委等多部门数据,确保全市桥梁和隧道安全健康运行。
同时,通过平台中的动态称重功能能够实时监测重车通行情况,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自动识别、采集车辆重量、车牌、车速等交通信息,建立疑似超限车辆安全风险点位清单,为全市治理城市桥梁超限超载提供了精准的大数据支撑,实现数据“看得见、调得动、用得好”。
雨未来人先到
“我们这里是全天候盯着天,看着地,管着人。”武汉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利用武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上的水文、气象、城市视频和网络舆情和投诉、交通运行等多方数据,智慧水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将全市划分成407个网格,每个网格未来24小时累积降雨量都有预报信息,为排涝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点击网格里的每个站点图标,立即能看到实时监测数据,能够直接联系到每个站点的街道、水务等部门现场负责人。平台还能预演排查易积水路段,运用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结合历史积水、降雨预报、城市地形以及排水设施等数据进行推演,预判可能出现积水风险的路段,并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到相关责任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被动应急转变为主动预防,实现“雨未来,人先到”。
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推送积水预警信息近万条,协助应对了武汉市20余轮较强降雨,为相关交通运输部门做好防汛交通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助力增强交通领域防灾抗灾能力。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武汉将持续完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信息化赋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