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家里,不少市民已经习惯了智能家居带来的便利,一个小小的窗帘,就能带来极大的幸福感。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也会这么智能。7 月 13 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智慧城建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揭秘了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城建将如何利好每个人的生活。利用 CIM 基础平台,可以远程实时监测桥梁健康情况,也可以模拟降雨影响范围。据悉,明年广州将改造红绿灯等道路交通设施不少于 100 个。
1
CIM 基础平台可以远程实时监测桥梁健康情况,也可以模拟降雨影响范围
城市信息模型简称 CIM。根据《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CIM 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综合体。
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保森进一步解释,CIM 是把现实物理城市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虚拟,形成数字孪生城市,物理城市的 " 一切 " 都可根据需要在孪生城市里进行数字化建模仿真。CIM 具有城市时空大数据功能,是城市三维数字底座,可以在数字空间刻画城市细节、呈现城市体征、推演未来趋势,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等城市设施都可以直观、真实呈现,可以关联展现设施的各种相关属性,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模拟,增强城市管理能力、优化人们居住安全和居住环境,从而赋能城市精细化、品质化管理。
" 例如,通过 CIM 模拟城市发生降雨,可以结合降雨强度和地形地貌、以及河道、管线道路上装的各种传感器实现对特定区域的不同淹没深度所影响的范围进行模拟分析,提供防涝预警和决策支持。"
又比如,基于 CIM 基础平台可以远程实时监测桥梁健康情况。" 当前广州 CIM 平台实现了对静力水准仪、倾角计、温湿度传感器等关键安全设备信息的感测、分析、整合,提高供需对接的有效性,推动桥梁监测模式从传统向现代、被动向主动、单一向综合、人工向智能的发展。" 王保森介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市 " 十四五 " 重点专项规划——《广州市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建 " 十四五 " 规划》(下称《规划》),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对 " 十四五 " 期间智慧城建的任务进行合适的探讨和划分,制定了六个方面共 22 项详细的主要发展指标,列出了比较详细的年度发展规划。
2
明年广州将改造红绿灯等道路交通设施不少于 100 个
而 CIM 要通过 CIM 平台去承载赋能,通常讲的 CIM 平台一般是指 CIM 基础平台。目前,广州 CIM 基础平台汇集 " 四标四实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多源异构数据,以及全市 7434 平方公里三维地形地貌和建成区域 1300 平方公里的现状三维模型,推动形成了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项目、公共专题和物联感知等 7 大类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形成 " 一张三维底图 "。
广州 CIM 基础平台在去年 7 月份正式对外发布,是国内首个正式发布的 CIM 平台。基于 CIM 基础平台,构建了丰富多元的 "CIM+" 应用体系,最典型的就是 " 穗智管 " 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表示,截至目前," 穗智管 " 已对接 35 个市直部门、共 115 个业务系统,接入全市 8.4 万个物联感知终端设备,归集超 72 亿条城市运行数据,生成城市体征数据项 3103 个,构建 " 人、企、地、物、政 " 五张城市基础要素全景图,基本实现城市运行态势 " 一屏统观 "、城市运行体征重点指标 " 一图统揽 ",为城市科学决策、指挥调度提供了智慧化支撑。
据悉,《规划》还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新城建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双智 ")等国家赋予广州的三大试点工作内容进行充分融合贯通,为三大试点任务的一体化协同推进提供了顶层设计。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唐锡禧补充,目前,市民在黄埔区部分路段已经可以感受到了车内红绿灯倒计时等车联网服务。未来,广州将建成黄埔、花都、琶洲、番禺四个城市级车联网示范区。到明年底,全市将部署建成车联网路侧设备(RSU)不少于 400 套,改造红绿灯等道路交通设施不少于 100 个,部署车联网路侧感知设备、计算设备不少于 50 套,前装或后装支持直连通信接口(PC5)通信和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车辆不少于 10000 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