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方位道路‘体检’,衡阳城市道路塌陷隐患基本排除。”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2020年以来,市住建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葛修润团队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空洞隐患检测工作,目前,已完成衡阳城区(包括南岳区)、衡阳县等地主干道路检测,共发现重大隐患116处,其中城区重大隐患72处。
▲探地雷达车正在路面开展检测。
有的道路空洞深达近20厘米,岌岌可危
2022年5月,负责道路“体检”的探地雷达车,在衡阳县蒸阳大道发现一处地下空洞,面积达15.1平方米。“这处道路几乎只剩路面板,道路往下近20厘米全为空洞,道路随时有可能塌陷。”负责人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相关部门,当天该隐患即被成功处置。
记者在检测现场看到,一辆商务车车尾拖着一个探地雷达检测装置,在道路上缓慢行驶。“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人体做CT,就是利用探地雷达对道路空洞、脱空、腹水体以及土质疏松情况进行彻底检查,之后再根据不同病害实施‘早发现、早治疗’。”姜苏洋说。
据介绍,道路“体检”采集后的数据,将进行分析研判,并通过GPS锁定病害位置,上传信息管理平台,以便今后对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进行动态管理,有效预防道路塌陷事故发生。
▲“体检”出的道路空洞。
王浩院士多次调度衡阳产学研转化工作
2020年以来,衡阳独创以“高校+园区”联动的“UP模式”引进高端人才、科创团队,打通产学研用边界,王浩院士团队作为第一批引进的科创团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其的合作发展,积极推动团队核心技术在衡阳转化落地。
两年来,王浩院士团队陆续参与了湘江污染排口应急检测、道路空洞探测、堤坝空洞探测、智慧水务试点等工作,共同推进衡阳“智慧水务”建设,全面提升了衡阳水务综合管理水平,助力衡阳“智慧城市”建设。
据王浩院士团队相关责任人介绍,王浩院士非常关注衡阳产学研转化工作,对道路空洞检测的成果多次组织会议听取汇报,对于特殊地质构造,雷达信号穿透深度较浅的情况,王浩院士提出了弹性波方案进行补充,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团队也将该方案申请专利,计划在更多需要深部探测的区域推广。今后,团队将在衡阳这片热土上继续创业奋斗,将更多新的产学研成果落地衡阳、辐射全国。(全媒体记者王翟 编辑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