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科技是从事工程检测监测、城市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价、数字智能化研发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集团企业。
新闻资讯
穿岭隧道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1-04-10 17:51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采用隧道穿越山脊,可以减少爬升高度,缩短路线长度,提高路线指标,减轻或消除风雪、冰冻等对道路的不良影响,改善行车和养护条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隧道路线隐蔽,符合战备要求。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公路隧道将越来越多。但修建隧道要求地质条件好,且工期长,施工技术亦较复杂。因此,采用隧道时,应与明线方案进行比较。

 

1)越岭隧道位置选择

    根据地形条件大体选定越岭垭口之后,由于地质条件不同,隧道具体位置会有许多可能的方案。从地形上看,应选择路线顺、隧道最短的方案,但是否可行,还必须取决于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因此,选择隧道位置时,必须查明垭口附近较大范围内的岩层走向、褶皱、断层、错落、裂隙以及岩层的厚度和岩石的种类,地下流量、流向和它的侵蚀性等,拟定几个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全面比选。

 

    一般讲,隧道路线应尽可能选择在稳固的岩层中。尽量避开断层、崩塌、流沙、溶洞、陷穴、有害气体、地下水发育等不良地带。当绕避有困难时,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1)隧道通过单斜构造岩层时,路线与岩层走向正交最为有利,穿过的岩层性质近似的比岩层性质不一样的为好。当与岩层走向平行时,应尽量避开不同岩层接触带和软弱构造面。最好选择厚层和块状岩层中。在倾斜岩层中,当路线走向平行于岩层走向时,隧道会出现较大的不对称压力(围岩性质均一者除外),如岩层倾角较大,施工中易产生顺层滑动和坍方,应予注意。

 

    (2)当隧道通过水平岩层或平行于竖直岩层走向时,隧道位置宜选在岩性较好的地层内,尽量避开岩性差异较大的不同岩层接触带。在中薄层水平状和直立状的岩层中修建隧道洞顶岩石容易崩落或坍塌;在厚层竖直岩层中通过,情况会有很大的改善,但仍不如隧道与竖直岩层走向正交时的情况。

 

    (3)隧道必须通过断层带时,应尽量使路线与断层走向正交,同时应注意避开严重破碎带,并使通过断层的范围最小。路线与断层走向平行时,要远离断层破碎带,切忌沿断层走向定线。

 

    (4)隧道要平行通过褶皱构造时,应尽量避免将隧道放在背斜或向斜的轴部,而应将隧道置于翼部。因不论背斜或向斜的轴部,岩层均蓁比翼部破碎,裂隙很多,施工时有坠石危险。如隧道处于向斜轴部,特别是处在含水层中,涌水及坍塌将非常严重。

 

    (5)地下水发育地段容易产生渗漏、坍塌及较大的地层压力,隧道位置宜选择在地形有利、岩性较好或透水性差的岩层,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养护便利。

 

    (6)必须通过滑坡地段时,应使隧道洞身埋藏在滑坡面以下稳固的地层中,并有一定的埋藏厚度,保证隧道不受山体移动的影响。

 

文章出自桥梁动静载荷试验www.zjlq.net,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道路实地定线
下一篇:
公路技术指标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