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土地的分割等。如何使这些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当今公路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实现协调发展的方法和对策,提出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原则与要求,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1)节约用地原则
2010年,中国公路的总里程达到1.80*106km,这些道路将使5.54*l010m2的土地永远丧失农业生产能力。中国现有耕地1,32*l012 m2仅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3.5%,并且优质耕地每年减少3.60*109mz。因此,保护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公路建设用地已迫在眉睫。
2)原有生态系统连续性原则
生态系统虽具有一定的自我维持功能,但其任何一种成分或过程的破坏和变化,都将影响系统的稳定和存在。因此,公路建设应尽可能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的连续性,特别对一些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路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
路域生态系统是一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稳定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要保证路域生态系统的稳定,首先使路域生态系统与周边系统融合。
4)保护自然植被原则
生态系统中自然植被不仅是能量的第一固定者,而且可以调节系统内的环境要素。因此保护公路沿线的自然植被以求生态系统稳态发展。
5)生态环境恢复原则
公路建成以后,需要将被恶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来的自然平衡状态。而公路建设引起的环境变化,往往使其完全恢复是不切实际的,这时需要建立新的群落,达到新的生态平衡。为尽快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定向的设计,特别是绿化设计。
文章出自结构健康监测www.zjlq.net,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