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体系的基本组成包括:体外预应力筋、锚固系统、转向装置、防腐系统和减振装置等。
在体外预应力结构中,除锚固构造外,转向块deviators,是体外索在跨内唯一与混凝土梁有联系的构件。它具有固定体外束的线形,承受强大的集中力等作用。
(l)转向块的分类
从材料上看,转向块可用钢材或混凝土制造,一般钢结构转向块多用于加固桥梁中,而混凝土转向块则多用于新建桥梁中。
从形式上看,转向块可以分为块式、肋式和横隔板式等。块式:一般用于转向钢束较少的情况,或用作两个转向构造之间的钢束定位,以减小二次效应;横肋式:用于横向转向力较大的情况,或用于两个转向构造之间钢束的定位;竖肋式:用于竖向转向力较大的情况;横隔板式:用于横竖向转向力均较大的情况。
实际工程中,肋式、横隔板式转向块运用较多。横隔板式、肋式转向块的厚度在构造上应能覆盖体外索的弯曲部分,并考虑布筋的要求。一般可分为下部加宽和等厚的两种构造形式。当体外索较多,产生的转向力较大时,可采用加宽的构造形式,加宽的厚度应该覆盖最下层转向孔道,这样可改善局部受力。但施工立模及钢筋布置相对复杂,故当等厚的构造形式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优先选用等厚度的构造形式。
(2)转向块的位置与数量
转向块在局部承受强大的集中力作用,从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上来说,还具有减小体外预应力二次效应的作用。
通常,单跨布置的体外预应力筋有两个转向块,连续布置的体外预应力筋可能设三个以上的转向块。简支梁的转向块一般设置在1/3-1/4跨之间,体外预应力筋可根据需要集中转向或分批在不同位置分别转向。连续梁跨内转向块一般设在梁弯矩零点附近,可以采用集中转向或分批转向。
体外预应力束的锚固构造有矩形齿块、横梁以及横隔板锚固三种形式。矩形齿块—般设在腹板与顶板(或底板)的交汇处,突兀地设在腹板、顶板或底板上的独立矩形齿块,对结构局部受力要求较高,一般应予以避免。角隅处的矩形齿块对局部受力有利。
锚固横隔板的平面尺寸应由锚具布置尺寸、张拉空间尺寸等要求选定;隔板厚度应能够保证锚固力平顺地扩散到顶底板之中,一般情况下不小于1m。
文章出自桥梁动静载荷试验www.zjlq.net,转载请注明。